《向海-天津》礼赞城市精神
时间:2025-11-04 作者:佚名 来源: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昨晚,“河海乐韵・中西和鸣”融汇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上演。
昨晚,“河海乐韵・中西和鸣”融汇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上演。这是2025天津歌舞剧院音乐季的重要演出之一,由指挥家李飚执棒,联袂天津歌舞剧院管弦乐团、民族乐团及北京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同台献艺,借中西乐器的融合之声,传递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城市情怀。
本场音乐会以“经典与创新的碰撞”为核心特色,汇聚多首兼具时代感与民族性的曲目,更迎来了天津歌舞剧院委约作曲家邹野创作的交响组曲《向海-天津》第一乐章《城市之光》的首演。
上半场,交响组曲《阿诗玛》中的经典乐章《马铃儿响来玉鸟唱》,将浓郁民族风情融入交响旋律,再现山间铃响、鸟雀欢鸣的灵动景象;施光南作品回顾管弦乐联奏《希望》,以镌刻时代印记的旋律直抵人心,每个音符都承载着对美好期盼的深情倾诉。
下半场,乐队协奏曲《聆听刘天华》以现代交响语言重现民乐大师的艺术精髓,其“改进操”“良宵”“光明行”三个乐章,均选自刘天华二胡及琵琶乐曲的经典主题,让沉淀多年的音乐经典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新生。“这部作品在全国仅演出过五次,此次是第六次上演,更是首次集结京津冀三地124位演奏家,以民族乐团与西方管弦乐团联合的形式呈现。这种打破传统界限的演出模式,实现了艺术共融,在天津乃至全国舞台上都较为罕见。”谈及中西乐器声音的融合,李飚表示,因民族乐器多为竹木材质,音色特性不同,需在演奏方式上做出调整,管弦乐团亦需让渡部分主导权,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效果。通过两类乐团的合作,希望能够探索出全新的音乐表达方式。
整晚演出的高光时刻当属交响组曲《向海-天津》第一乐章《城市之光》的首演。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乐章中,旋风般的节奏与明快旋律如城市脉搏,既呈现了天津世纪钟敲响、海门大桥升起、高铁飞驰的城市日常,也勾勒出节庆日子里,市民们欢聚于解放桥畔的喜庆图景,尽显天津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形象与市民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
“天津是一座‘因河而生、因海而兴’的城市,河海文化是城市精神内核。因此,天津歌舞剧院委约邹野创作交响组曲《向海-天津》,作品不仅回顾历史,也融入新时代天津蓬勃发展的现实图景,用旋律构建城市的音乐丰碑。整部作品共有四个乐章,后续乐章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完成并进行完整首演。”天津歌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郑芳表示,剧院在激发文化活力方面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新的原则,致力于挖掘津派文化内涵。近年来,剧院聚焦打造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精品文艺作品,希望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和多维表达方式讲好天津故事,增强天津故事的传播力与感染力;通过音乐形式全面展现天津城市的厚重历史与当代活力,致敬过往、礼赞当下、展望未来。
原文链接:https://whly.tj.gov.cn/XWDTYXWZX6562/gzdtnew/202511/t20251102_71683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