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暨“科技与文化交融:博物馆的文创实践探索”培训会在合肥召开
时间:2025-11-04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当文物“活”在数字世界,当传统纹样成日常潮品,博物馆文创如何破圈?10月29日,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暨“科技与文化交融:博物馆的文创实践探索”培训会在合肥启幕,以“科技+文化”为钥,解锁博物馆文创新玩法。
本次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博协文创专委会”)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承办。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博物馆处处长焦丽丹,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胡敏出席,中国博协文创专委会会员单位代表、相关文创企业参会。
上午,中国博协文创专委会召开第三届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多项重要议程,并对2025年为中国博协文创专委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黑龙江省博物馆、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荣获专委会2025年度“突出贡献集体”,黑龙江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副主任孙引龙、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文化创意部主任马文娟荣获专委会2025年度“突出贡献个人”。现场还宣布了2025年度新入会会员单位名单,并向新会员单位代表颁发证书。
下午,在“科技与文化交融:博物馆的文创实践探索”培训会上,大咖轮番上台分享,带来满满“干货”。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步雁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身”与“生活美学”》为题,结合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实践案例,阐述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遗产打造“数字分身”,同时将历史元素与现代生活美学结合,开发出受大众喜爱的文创产品;三星堆博物馆文化产业部曾巧妮围绕《科技守护·智慧传承——三星堆数字化保护应用实践》,讲述三星堆博物馆如何运用先进技术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让神秘的三星堆文化通过数字手段跨越时空,与当代观众对话;敦煌研究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副主任武琼芳以《触摸历史的温度:敦煌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分享敦煌研究院在传承敦煌艺术过程中的创新尝试,让千年敦煌之美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除此之外,科大讯飞科协执行秘书长刘根还带来了《星火伴游——AI大模型驱动的文旅融合创新服务平台》分享,展现科技企业如何以AI技术赋能文旅融合,为博物馆文创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新的思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王墩考古队执行领队方玲则聚焦《遗址类博物馆文创联动路径探索》,为安徽本土文创产品研发挖掘新的文化素材,探索遗址类博物馆与文创产业联动的有效路径。
研讨交流环节由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主持,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共关系部主任廖飞、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徐森、福建博物院副院长张焕新、殷墟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主任魏大戈、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宣传策划部主任宋若虹结合具体实践,围绕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和文创开发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培训会既有深度理论交流,更有丰富实践调研。会议特设文创市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百家会员单位带来超千款文创产品集中展示,供嘉宾观摩借鉴、分享经验。此外,与会嘉宾还前往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和科大讯飞语音产业基地实地学习,近距离感受文化传承与科技赋能的实践成果,强化互学互鉴,推动行业共同进步。
近年来,安徽在文化传承与文创发展领域持续发力。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依托江淮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探索文创产品研发与文化传播新形式,推出一系列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气息的文创成果,成为安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此次承办全国性博物馆文创盛会,不仅是对安徽文创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搭建起安徽与全国同行交流互鉴的桥梁,为安徽整合文化资源、激活文旅动能提供了重要契机,进一步加速推动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原文链接:https://ct.ah.gov.cn/zwxw/gzdt/807789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