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纪实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旅游文化资讯 >正文

韶关深耕非遗沃土 绘就民族团结与文旅融合新篇章

时间:2025-11-12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韶关作为广东省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依托丰富的瑶族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民族特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共有3条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入选广东省第一批岭南民族特色旅游精品线路名单,入选数量位居全省21个地市首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筑牢非遗保护体系,让少数民族文化“活起来”。韶关构建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6项(少数民族项目3项)、省级项目22项。通过《国家语言保护工程暨瑶族语言文化典藏课题研究》《粤北乳源瑶族传统音乐舞蹈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瑶族民歌记录》等专项抢救记录项目,累计形成近24万字文字、50余个视频记录,全面覆盖瑶族婚礼、舞蹈、山歌等文化形态,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有迹可循”。

  创新文旅产品供给,让民族风情“走出去”。在乳源瑶族自治县云门山等重点景区打造《古韵瑶乡》《世界过山瑶》等沉浸式舞台剧,把长桌宴、长鼓舞等传统习俗融合进去。建成必背十八里瑶寨、东坪雕子塘新村、八一瑶族新村等特色村寨。将旅游景点串珠成链,打造乳源“世界瑶乡·疗愈圣境”特色之旅线路、南雄“问道寻根·访古铸魂”特色之旅、始兴“九龄故里·百里画廊”自驾之旅3条省级精品线路。2025年1月至9月,乳源瑶族自治县接待游客70.71万人,旅游收入7.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5%和16.57%。

  深化“文化+”产业融合,让非遗技艺“潮起来”。围绕“享游韶关”品牌,每年举办韶关市民间艺术花会、瑶族“十月朝”文化旅游节、姓氏文化节、西京古道徒步等特色文旅活动。组织瑶绣文创产品亮相港澳国际旅游展会,推动非遗工作站建设,创新开发瑶族表情包、瑶绣包等100余款文创产品,其中7款入选“广东非遗手信”,乳源瑶族刺绣非遗工作站成功申报省级非遗工作站,实现“瑶绣+时尚设计”的创造性转化。

  


原文链接:https://whly.gd.gov.cn/news_newdsxw/content/post_47949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