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大事记暨每月要情(2025年8月)
时间:2025-11-12 作者:佚名 来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1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青松主持召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汛期暑期文化和旅游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
△2日,“2025大湾区(广东)非遗品牌活动”在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此次广州7个案例入选“非遗保护实践创新案例”,20个品牌入选“非遗品牌创意展”,15个项目入选“非遗品牌时尚之夜”,占全省获奖比例约为四成。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若岚出席活动。
△3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100天广州赛区活动暨2025年“羊城八景”发布活动。开幕式指挥部副指挥长、副市长江智涛颁发2025年“羊城八景”牌匾。
△5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青松主持召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传达全省全市安全防范工作会议精神专题部署会议。
△5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参加孙志洋市长主持召开的2025年广州足球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7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青松赴黄埔区、从化区开展暑期文旅安全联合督导检查。
△8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召开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局系统安全生产和防汛救灾工作。
△8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迅召开全市演出娱乐审批监管培训会议。
△9日-10日,第九届广州青少年醒狮表演赛决赛在广州市文化馆举办。经选拔推荐,共14群“萌狮”与15头“雄狮”进入决赛,并邀请了香港、澳门等地青少年醒狮队伍同台竞技交流。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若岚出席。
△11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迅带队赴番禺区调研迷你歌咏亭申请新业态监管工作事宜。
△12日,召开广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市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新山,副市长江智涛出席并讲话。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刘晓明参加会议。
△12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青松陪同省文旅厅专家对沙面、正果老街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实地考察。
△13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青松主持召开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防御台风“杨柳”专题部署会议。
△15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参加网络视听产业政策包推进落实座谈会,汇报我市网络视听工作情况和下步措施。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品,广州歌舞剧院创排推出的大型民族舞剧《英歌》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终评。15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胜带队赴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进行参赛演出。
△15日,市管一级调研员陈泽华参加“喜迎全运·广州台湾青年体育嘉年华暨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少年轮滑冰球交流赛”活动启动仪式。
△15日,市管一级调研员陈泽华参加印度驻广州总领事馆在穗举办的印度共和国独立日招待会活动。
△17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参加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半小时爱上广州》新书发布会及羊城书展。
△18-19日,市管一级调研员陈泽华分别会见杭州酷音未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霖(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洽谈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电音节落地广州事宜。
△19日下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新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立云到广州博物馆和南越王博物院调研,并召开“让文物活起来”的专题座谈会,分享“让文物活起来”的优秀案例及典范做法,围绕一线文博单位的社会化运营以及与企业的市场化深度合作进行研讨交流。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市文物局局长刘晓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迅参加。
△20日,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劲军到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调研,并参观“纪念赖少其诞辰110周年:造化为我——赖少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研究展”。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新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胜陪同。
△20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若岚带队赴市统计局,研究文体娱乐业经济运行调度等。
△20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胜赴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粤剧院检查登革热、基孔肯亚热等蚊虫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情况。
△22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参加第33届广州博览会开幕式。
△22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赴白云机场调研航站楼文化展示区。
△22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出席宁夏固原市来穗举办农文旅暨六盘山农特产品宣传推介活动。
△25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若岚陪同总局传媒司到广州台调研频道频率精简精办工作。
△25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迅组织执法部门、安全部门、审批部门、驻局纪检组干部参加省厅举办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会后布置我市后续专项整治工作的具体要求。
△26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若岚主持召开文体娱乐业经济运行调度分析会。
△27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应邀参加广州乞巧·七夕节非遗活动周启动仪式暨惠民演出。
△27日,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若岚陪同省广电局领导到海珠区调研网络视听产业发展情况。
△28-29日,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文物局局长刘晓明带队赴香港参加“风雨同舟 共建和平——粤港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展”开幕典礼活动。
△30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显东参加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广州·从化)最美旅游公路特色驿站建设运营暨新羊城八景“流溪烟渚”授牌活动。
△“羊城八景”评选结果公布:通过“线上投票+市民参与+专家评审”的方式,评选出塔映花城、云山叠翠、越秀风华、荔湾胜境、南沙旭日、黄埔云帆、欢乐长隆、流溪烟渚等八个最具代表性的广州文化地标,充分展现新时代新广州的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
△舞剧《英歌》、芭蕾舞剧《旗帜》、话剧《三家巷》、木偶剧《中国经典故事系列》《真假孙悟空》5部作品入选全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舞台艺术展演。
△向省文旅厅推荐广州长隆水上电音节、珠江红船《船说珠江》、《梦回岭南》大型国风实景秀、魔术舞台剧《幸好世间有魔法》、湾区原创音乐项目《太·Tide潮汐音乐节》5个项目申报第二批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10日,2025年广州艺术季圆满闭幕。本届艺术季共吸引9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艺术团队与杰出艺术家们纷纷登台献艺,观演人数8万人次,全网累计话题曝光量超1亿次,超10万次线上互动,充分展现文化自信,深刻诠释湾区文艺力量。
△8月份,在各级媒体发稿2497篇/次。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党媒央媒报道430篇/次;省内外地方新闻类主流媒体、网站、电子报刊等585篇/次;今日头条、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新闻等重点商业媒体1005篇/次;其他新媒体平台、论坛等报道及转发477篇/次,全面展示广州文旅工作成效。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十大新媒体矩阵共发布388篇图文及视频,阅读量超1157万。
是月
△召开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我局贯彻落实措施。
△组织局系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评估工作,持续督导局属单位进行问题查摆和集中整治,截至8月,局系统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4场,领导班子读书班171场,开展学习活动1027场,覆盖超过12512人次。
△指导广州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工会、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工会完成换届工作。
△指导局系统团委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参加第八届广州团干部讲党团课大赛,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艺术博物院获小组第二名,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获小组第一名并进入全市决赛。
△积极稳妥承接国务院下放审批事权。8月份,审批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7宗16场,其中涉及张学友、谢霆锋、林峯、梁静茹等知名艺人。
△截至8月20日,“文旅体一证通”“穗园通”事项已审批30项(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审批25项,黄埔区3项,番禺区2项)。
△持续跟进落实局无障碍建设整改工作。
△审议通过《广州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2025-2035年)(呈批稿)》及实施方案,完成《广州市旅游发展“十五五”规划》初稿编制。
△开展局属预算单位物业管理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检查。
△完成部门项目经费年中调剂工作,并已发文给市财政局。
△组织开展局系统2026年部门预算“一上”工作。
△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之子、香港著名军事评论员马鼎盛携新书《母子相知六十年:我和母亲红线女》亮相南国书香节。
△地方性法规《广州早茶传承保护规定(送审稿)》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
△推荐“珠江钢琴创梦园非遗聚集区”申报广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
△组织工程设计方案评审会26场(含现场会议11场),就药洲遗址围墙抢险加固工程、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之门房保养维护工程等文物建设控制地带内工程方案及文物影响评估报告进行指导及评审。
△组织文物保护工程审核、审查和审批、验收,开展了检查4场,竣工验收4场,资料复核1场。
△积极配合城市建设组织开展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完成考古项目许可22宗,完成考古调查项目18宗、勘探项目3宗,上报发掘申请书1宗。
△就《番禺区沙头街汀根村村镇工业集聚区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番禺区BC0404规划管理单元)》等20余宗项目的城市规划方案提出文物保护相关要求。
△重点推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怀圣寺光塔保护规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文王墓保护规划(2021-2035)》报批工作。
△联合市司法局就各区政府和部门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对《广州市南越国遗迹保护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进行了讨论研究,并对草案进行修改改善。
△文物保护工作站出动596人次,抽查广州市市级以上177处(含348个文物单体建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群,累计抽查频次397次处,全市文物安全情况良好,无重大安全事故。
△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周边建设相关方案的评审、上报、批复等工作20余项。
△11日,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和市教育局共同公布第二届“英雄花开英雄城”花城红色故事大赛结果,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胜奖67名。
△积极运营“花城红页”公众号和视频号:8月份发稿量为38篇,其中公众号文章30篇,视频号内容8条。
△推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山纪念堂保护展示项目申报2026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开展2026年度文化强省建设(文物保护利用)资金申报工作,拟推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农民协会旧址保护及活化专项研究方案编制项目等8个革命文物项目。
△指导市属博物馆统筹安排暑假期间的展览和社教活动,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耐心细致做好参观游客的服务接待工作。
△指导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做好“百廿风华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暑期观众参观工作,该展开展后受到观众热捧,日均接待观众超过11000人次。
△协调省文旅厅专家对农讲所纪念馆、广州市增城区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2个项目进行实地验收,申请省文旅厅对南汉二陵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进行一期验收。
△持续推进2025年“湾区音乐汇”系列活动,完成第二批子活动公开征集、评审及公示等工作。
△向市政府呈报《广州市促进电视和网络剧片创作生产实施办法》。
△筹备第三届穗港澳影视产业对接活动和湾区网络视听内容创作者大会。
△做好《广州市“智慧视听”云产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湾区国际数智视听服务谷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上报市政府审定的准备工作。
△审核第二批2025年度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项资金电视剧及网络剧片剧本孵化、精品创作、播出激励项目申报材料。
△召开《广州市森林海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修改完善后在局官网公开征求意见。
△举办2025年全市A级旅游景区、星级民宿安全管理专题培训。
△及时向旅行社和星级饭店下发《关于做好台风“杨柳”防御工作紧急提示》,加强对相关旅行社和星级饭店安全隐患排查。
△指导第三方开展旅行社风险点危险源排查,出动检查人员90人次,共排查旅行社45家,发现问题隐患各类6项,已完成闭整改3项,正在督促整改中3项。
△下发《关于2025年7月份广州市旅行社风险点危险源排查情况通报》,进一步提升我市旅行社业务安全管理水平,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双重预防机制。
△加强基孔肯雅热、登革热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检查。本月督导检查江悦酒店、凯旋华美达大酒店、祈福酒店等13家星级饭店和广东铁青文旅集团等4家组团旅行社,共发现隐患问题30项,已完成闭环整改24项,督促整改中有4项。
△开展星级饭店安全生产及食品卫生隐患等交叉巡查整改工作回头看。对6月份交叉巡查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共检查星级饭店13家,均已整改完毕。
△开展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繁荣演出市场项目”申报工作。
△开展2021-2024年度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完成2025年“粤夜粤美 畅赏湾区”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2025年度广州文化旅游大数据监测分析”项目自主公开招标工作。
△落实文娱场所安全检查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力度对越秀、海珠、白云、荔湾区网吧、KTV疫情检查防控工作。
△全面传达学习国家、省和市有关“双公示”数据报送工作要求,规范开展日常数据填报工作。
△严肃抓好中央二季度安全生产暗访暗查发现问题隐患整改,累计出动安全检查人员335人次,检查文娱场所215家次,排查发现并整改一般隐患问题97项、重大事故隐患2项。
△起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仪式与展演安全督查工作方案》,并在仪式与展演团队第三次例会讨论通过。
△截至25日,协调督导市、区执法队伍办理涉违法违规线索,举报30宗,已办结13宗;投诉23宗,已办结8宗。全市办理文化市场案件5宗。电影市场案件线索查办工作,立案2宗。
△印发《2025年上半年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情况的通报》,制定《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开展暑期、国庆节及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期间旅游联合执法检查的通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做好文化和旅游市场举报、投诉数据归集分析应用工作的通知》。
△30日,局机关工会组织会员积极参加2025年广州市直属机关第27界“公仆杯”趣味运动会,参赛会员团结一致、顽强拼搏,荣获团体二等奖和一个单项第2名的好成绩。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原文链接:http://wglj.gz.gov.cn/gzdt/zwxx/content/post_104388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