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纪实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旅游文化法制 >正文

中外专家聚首三亚 建言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融合

时间:2025-11-04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10月29日,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分论坛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举行,来自国内外的60余名专家学者共探海洋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新路径。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执行院长宋建忠介绍,海南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近年来在深海考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海洋文明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人工智能、数字化和机器人技术正在为深海考古带来革命性突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夏泽翰在视频发言中呼吁,各国应共同加强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科技与伦理的结合,实现海洋遗产的可持续管理。

  印度尼西亚海洋资源与渔业部海洋空间管理总局海洋资源司司长Frista Yorhanita则介绍了该国在沉船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实践。她透露,印度尼西亚相关部门已批准开展13个沉船打捞项目,其中12个项目涉及中国唐朝到清朝时期的船只和文物,印证了两国悠久的海上交流历史。

  在学术分享环节,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博物馆、厦门大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就亚洲海洋文化线路遗产、沉船沉积环境分析、东南沿海海洋性瓷业体系、浙江瓷业的海洋性特征、镇海口海防遗址考古、南海更路簿考古实证、明代南海深海航路探索、东寨港水下村庄等主题发表报告,展示了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丽娜从法律与政策角度,对比了中外海洋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建设、法律保障与展陈模式。她建议,中国应加快深海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推动原址保护与数字化展示相结合,提升公众参与度。

  此外,与会嘉宾还围绕外销瓷市场分工、青瓷在东南亚的影响、深海考古技术与遗产活化利用等议题开展交流研讨。

  作为第三届海南自贸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深海技术创新大会(2025)分论坛之一,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分论坛由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

  原标题:中外专家聚首三亚 建言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融合

  记者:李梦楠

  


原文链接:https://lwt.hainan.gov.cn/ywdt/sxkx/202511/t20251101_39574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