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纪实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旅游文化发展 >正文

旅游公路奏响“时空合奏” 让古建从历史穿越现代

时间:2025-11-14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宛如一条玉带,串联起散落在沿线的唐代木构、元代戏台、明清祠庙等建筑。这条“自然风景道”不仅打通了太行山的交通屏障,更让沿线古建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视野。公路与古建的对话,恰似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合奏”。穿梭旅游公路,重拾历史遗珍,见山水之秀,听风烟故事,品岁月痕迹,感受那份沉淀在土地和时光里的质朴与真切。

  皇城相府东方古堡文化巨宅

  西方古堡看欧洲,东方古堡看晋城。晋城以独特且美丽的古堡群闻名,被誉为“古堡之城”,这里汇聚了世界上最独特且美丽的古堡群。其中,最具代表性和久负盛名的当数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的皇城相府。之所以如此说,主要体现在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方面的卓越成就。

  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整座相府的建筑风格既展现了北方建筑的雄浑壮阔,又蕴含着江南园林的精巧灵动,集古代官宅民居、宗祠庙宇、园林书院、纪念性建筑和防御工事为一体,堪称集400年前农、商、学、官文化的缩影,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艺术瑰宝。

  皇城相府不仅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清康熙帝曾亲赐“午亭山村”的石刻匾额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佳联,这些无不彰显着皇城相府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不仅展示了陈氏家族的学术传承和文化底蕴,也为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提供了宝贵资料,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明代建筑的古朴大气,又有清代建筑的精致典雅。从整体布局来看,皇城相府的建筑群如同遵循着一种秩序,从内到外各司其职,方正规矩,象征着一种古老而严谨的文化框架,这种建筑与礼制的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而稳固的文化结构,使整个相府成为稳固和谐的家族与社会结构的代表。而在这组庞大的建筑群中,房屋布局严格遵循“前堂后寝、尊卑有序”的礼制,承载着陈氏家族的教育理念与科举文化。阁楼与院落的设计,体现出对人与自然的关怀。

  郭峪古城有中国最早升降舞台

  郭峪古城位于晋城市阳城县东北约20公里处的樊山南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郭峪在记载中多以城称之,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大,无论规模还是面积,都堪称“沁河流域诸城堡之首”。城的高度为三丈六尺,整12米,高于周边诸城堡,总面积达179000平方米,也大于周边所有城堡,因城墙内侧建有627.5眼窑洞酷似蜂窝,成为沁河古堡群中独一无二的“蜂窝城”。

  在郭峪古城的西南角有一座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古庙——“汤帝庙”。汤帝庙坐北朝南,依山势而起,从门前的道路到最后面的大殿,共分为两个建筑平台,自然形成上下两个院落。庙内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山门之上的戏楼。戏楼为近于正方形的建筑,单间四柱,单檐歇山顶,五踩双下昂斗拱,四个翼角飞翘,檐上的琉璃瓦色彩绚丽,檐下的斗拱层层出挑,华丽而有气势,仅建筑本身就具有明初三面看舞楼的特色。这座高大的戏楼距地面达4.5米,即使成年人也得仰着脖子才能看清。戏台之所以这么高,其实是与上院的正殿位于一个平面,所以汤帝庙的戏是专唱给汤王听的。最令人称奇的是,它还是一座可升降的戏楼。为了方便舞台升降,古人特意在舞台下方支撑舞台的柱体上设计了有助于升降的卡槽,这一独特设计在全国尚属首例,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升降舞台了。

  郭峪古城的景点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乡村建筑的独特魅力。只有亲自去看,才能体会到它的独特之处和历史韵味。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方便了更多游客到郭峪古城,也为古城所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郭峪村发展“加码”。该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古堡古建优势,走出了一条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砥洎城用铁铸造铜墙铁壁

  砥洎城以独特的防御体系和历史价值,成为山西乃至全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砥洎城位于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是华北地区现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代表,是建筑史上的稀缺实物资料。它既不同于雁北广武古城的军事城堡,也不同于以居住、行政功能为主的平遥古城,选择了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地形筑城,具有鲜明的防御为本、平战结合的设计风格和建筑特点。

  砥洎城的城墙极富特色,号称“铜墙铁壁”。城墙外侧包以青砖,与其他城墙如出一辙,内墙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地冶铁后废弃的坩埚,从城墙内侧可以清晰地看到坩埚与石条混彻的特殊结构,那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排列的坩埚,让人切身感受了“蜂窝城墙”。城墙高12米左右,西侧临水的部分高达20米,临水城墙随地势呈梯状分为两层,两层之间有坡道连通。

  砥洎城内,民居高低错落,窄小的巷道密如珠网、四通八达,城中的院落之间均有仅容一人通过的过道相连,每坊之中院与院连为一体,四通八达,构成一个完善的内部防御、逃生体系。

  砥洎城这座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城堡,构思巧妙、雄伟壮观,在历史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是太行古堡中一颗璀璨明珠。

  釜山村非遗活了古村也活了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来到晋城市高平市寺庄镇釜山村,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这些年,这个藏于太行山西南边缘、丹河怀抱的小村庄成为周边市民休闲打卡的热门去处。

  300年历史的千株老梨树,棋盘六院、宣圣庙等古建群落聚集……釜山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说是神农炎帝部落和尧舜禹部落的主要活动地之一。

  釜山村,非遗活了,古村也活了。建于乾隆年间的棋盘六院,如今,喜庆的红灯笼点缀其间,戏剧、剪纸、泥塑、珐华、潞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扮靓了一间间屋舍。

  随着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升,村内实现了道路硬化、供排污一体化、卫生厕所改造全覆盖,村容村貌整洁优美;探古迹、逛古街、住老屋……依托丰富的资源,古村有了新模样,吸引着不少游客近距离感受这里的历史文化和乡村发展活力。

  “一粒明珠土内藏,未知何日放豪光。”如高平上党梆子戏词中所唱,一个个曾经被遗忘在山旮旯里的村庄,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乡村古韵”与“现代气息”相互交融,“一方水土”滋养着更多的“一方人”。如今的釜山村植入山水观光、生态休闲、古村民宿、时代体验、果蔬采摘和特色餐饮等业态,一幅“路畅、景怡、村美、民富、业兴”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原文链接:https://wlt.shanxi.gov.cn/xwzx/ztgz/qyly/202511/t20251113_999512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