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纪实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旅游文化與情 >正文

靶向攻坚补短板 冲刺决胜后两月——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

时间:2025-11-17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通报5至9月集中整治开展情况,传达学习有关会议精神,深入剖析问题短板,安排部署工作任务,通过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推动集中整治工作纵深推进。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署,聚焦“整治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部门联动、高压整治、精准施策,青甘大环线沿线新建厕所38座,新建停车场11个,增加停车位971个,协调开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缓解停车压力,破解“如厕难、停车难”问题,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明显减少,游客投诉显著下降,文旅市场秩序持续规范,集中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责任传导压得不实。省级层面对市(州)、县(区)集中整治工作督促指导不够,多限于具体事项,未能举一反三有效推动基层建立主动排查、系统整治的工作机制。部分市(州)、县(区)文旅部门对集中整治工作重视不够,集中整治工作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未能由点及面深入挖掘同类风险隐患,整治压力层层递减,工作成效未能全面巩固。整治工作推进失衡。景区密集区和青甘环线等重点线路的整治措施较为有力,成效明显。但是游客流量小、资源分散的地区,整治工作相对滞后,缺乏针对本地实际的有效抓手,未能从典型经验中汲取方法、灵活运用,区域间整治效果不均衡,基层和部分地区的整体感受度不高。统筹调度合力不足。省级层面对全省集中整治工作推进情况掌握不够系统、全面,主要精力集中于西宁、海东和青甘环线沿线等热点区域,对县(区)层级,特别是非热点地区的调研指导相对欠缺,未能建立起一套能够触达末端、动态感知、及时响应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全省集中整治工作“一盘棋”格局。

   会议强调,后两个月是集中整治的决战冲刺期,全厅上下要正视差距、加力加压,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整改提升,推动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会议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集中整治是一项极端重要的政治任务,是关乎文旅行业形象、群众切身利益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关键之举,要切实扛牢行业责任,将集中整治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切实增强整治成效。二要深析问题短板。聚焦评估反馈问题,结合前期督导检查、游客投诉、舆情反映等线索,开展全方位、拉网式自查自纠,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深刻剖析问题背后的责任缺位、制度短板、作风不实等根源,推动同类问题系统整改,确保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尾巴。三要实化整治措施。深化典型案例警示震慑,系统梳理全省文旅行业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通过省垣媒体、官网官微、行业通报会等渠道公开曝光,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反弹回潮。进一步优化“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定期梳理游客反映集中的问题,将游客“差评”转化为服务“提质点”,把游客“好评”固化为标准“加分项”,以精准整改回应游客期盼,切实提升集中整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要提升工作水平。充分把握当前“窗口期”,以“强技能、提素养、优服务”为核心,系统推进从业人员能力提升,精心谋划“冬春季大练兵”,通过集中培训、“送教上门”等精准覆盖偏远地区和基层企业,推动全行业服务意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专业素养从“达标合格”向“优质高效”提升,以服务品质硬提升夯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软实力,为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夯实基础。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qhwl/258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