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旅游文化纪实网!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旅游文化與情 >正文

陕西汉中:把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

时间:2025-11-19 作者:佚名 来源: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当汉江的涛声与秦岭的风声交织回响,初冬的汉中展开一幅幅多彩的自然画卷。近来,陕西省汉中市以“生态+文化+体验”的方式,将散落各地的旅游资源串成线、织成面,打造旅游新体验。

  汉江之畔,阳光正好,来自西伯利亚的100多只红嘴鸥已飞抵汉中,灵动的身影为冬日的汉中增添了生机,也开启了为期4个月的“赏鸥季”。“水清、岸绿、景美、河畅”的河湖胜景为红嘴鸥提供了理想的觅食、休憩和活动空间,“万鸥云集”的壮观景象成为秋冬季汉中旅游的一张鲜活名片,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以及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走进位于汉中城区的汉中市博物馆,旱莲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标性建筑古汉台形成了独特的秋日盛景。10月以来,汉中市博物馆迎来日均六七千人次的旅游高峰,来自陕西、四川、甘肃等地的游客扶老携幼,走进馆里感受浓浓的汉文化魅力,探寻“国之瑰宝”——“石门十三品”的神秘面纱。

  从秦岭南麓到巴山之间,从汉江源头到褒河之滨,汉中呈现出“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诗意与浪漫,是自然的壮阔诗篇,也是人文的宁静注脚。

  在汉中黎坪,枫树、黄栌、水杉等数十种植物次第焕彩,浅黄、橙红、绛紫层层递进,漫山红叶已至“层林尽染”的最佳观赏期,来自四川、重庆、甘肃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游客走进景区,打卡留念。在2025中国汉中黎坪第十三届炫彩红叶季的强力带动下,该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00余人次。今年该景区还打造了两个全新打卡点,加上经典线路与门票优惠福利,让广大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一步一景的红叶旅游体验。

  在汉江源头,新开发的草川子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不仅推出了针对不同人群的优惠套票,还定期开展直播,让线上网友开启“云赏”模式。

  在汉中北部的留坝县,农作物果实打造出一幅幅美景——彩色树叶制作的艺术字、熊猫、孔雀、人物和风景相框画,火红的辣椒串成门帘、谷物拼出“80”模型、南瓜做成“东风5C”以及最美乡村公路沿线景色与集市融合,形成“观赏—体验—消费”闭环,让游客在烟火气中感受乡村游的乐趣。

  汉中盛景的魅力,源于全市文旅资源的统筹协同。国庆节前,汉中文旅沿着西成高铁走进四川,深入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将优质文旅资源“打包入川”的同时推出“引客入汉”三重惠民大礼包。之后,还分别走进海南、重庆等地,积极开展文旅秋冬主题推介。

  汉中市紧盯市场需求,紧扣秦巴秋色与丰收主题,通过串联赏秋、民俗与农事体验,打造沉浸式旅游盛宴。围绕汉风古韵、秦岭生态、文化研学主题,推出了从今年10月中旬延伸至2026年1月中旬的10条两日游、三日游精品线路,联动博物馆、重点景区、酒店等推出优惠政策,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红叶节活动的带动下,我们与多家汉中酒店同行迎来了客流高峰,接待了大量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的游客及部分外国友人,入住率持续上升,显现出红叶经济的辐射效应。”汉中邮政大酒店工作人员侯冬梅说。

  汉中的自然颜值与消费场景融合,“红叶+文博”“红叶+体育”“红叶+摄影”等新业态不断丰富,带动文旅消费提档升级,把“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产值。

  

  初冬时节,红嘴鸥翱翔汉江之滨。 曹彦强 摄


原文链接:https://wlj.xa.gov.cn/wlxw/wlzx/19905854710916628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